中新网7月2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,当地时间22日,多名俄罗斯记者遭到乌克兰军队炮击,其中一名名叫茹拉夫廖夫的记者重伤身亡。
资料图:俄罗斯记者茹拉夫廖夫。
据报道,俄国防部称,乌军此次炮击使用的是集束炸弹,有4名记者不同程度受伤,其中茹拉夫廖夫在撤离途中身亡,另外几名记者伤情稳定,没有生命危险。
当天,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称,“残忍杀害记者茹拉夫廖夫的罪人将受到惩罚”,并表示“向乌方提供集束炸弹的人将承担全部责任”。
报道称,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事予以回应。
据此前报道,美国政府7月7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8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支持,其中首次包括被美国法律划归为违禁类别的大杀伤力集束炸弹。此举遭到联合国、英国、奥地利以及美国国内人士等多方担忧和反对。
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(记者 马帅莎)7月23日,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,成功将银河航天灵犀03星发射升空。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
据了解,卫星配置了数十吉比特每秒容量的毫米波多波束数字载荷,用于验证下一代低轨宽带卫星通信以及超大能源、主动热控、工业一体化成型结构、多星堆叠压紧释放等技术,这也是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,将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。
这颗卫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。“柔性翅膀”非常薄,单层柔性太阳板厚度仅1毫米左右,装在火箭里时,为折叠状态,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;在轨工作时,“翅膀”拉开长度约9米,宽度超过2.5米。这种“柔性翅膀”具有包络小、重量轻、模块化等特点,更易于收纳,同样质量下面积更大,可以吸收更多太阳能,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,对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据了解,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为低轨道宽带通信,卫星配备的“数字载荷”相当于为卫星安装了智能“大脑”,可以使卫星灵活调配自身的通信资源,根据业务需求,自动进行运算和波束调配。
外形上,卫星构型犹如汽车底盘,采用整体铸造技术,更容易后续批量生产。卫星采用开放式结构,单机设备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中,没有“外壳”包裹,这对于卫星电子产品的空间环境防护、温度控制等有较高要求。
对此,该卫星配置了主动热控流体回路,相当于为卫星配置了“空调”,让它在舒适的温度下工作。卫星依据在轨所感知的外部热环境,并结合自身温度状态,通过循环泵驱动管道内的液体流动,维持单机温度稳定。
银河航天首席技术官朱正贤表示,后续公司将加速可堆叠平板卫星的批量研制,面向手机直连卫星的相控阵天线、星上大能源、数字处理载荷等核心技术攻关,携手产业链上下游,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。(完) 【编辑:田博川】